谷粒多×于适:Gap一下!活力扛到下班

作者:广告门 发布时间:2025-10-10 查看次数:11次

  

        “饿的想吃人”

        “上班有三好,好困、好烦、好饿”

        “脱脂牛马谁爱当谁当,我想吃”

 

 

 

        如果你也是在下班时分,容易饿到晕厥的工位主理人;

        亦或是在社交媒体上刷到过类似的“血泪控诉”,那么恭喜,你正是谷粒多这支《好饿狂想曲》广告片的天选观众。

 

https://file.adquan.com/uploads_img/1758094222mn8ob.mp4

 

        没有一丝丝防备,也没有冗长的产品介绍,谷粒多联手代言人于适,在2025年的这个夏天,用一部堪比行为艺术的抽象短片和一场大规模“线下越狱”,精准戳中了打工人。

        不是教人卷,而是教超长“待饥”的打工人,理直气壮地“出逃”。

        此次先是用一部堪比“监控实录”的抽象短片《好饿狂想曲》,1:1复现打工人“饿怒症”,随后,一场大规模的线下落日派对,为这份积压的情绪提供了一个出口。

        从线上共情到线下狂欢,谷粒多没有停留在玩梗的表面,而是完成了一次对“扛饿”心智的深度重塑,它不只是胃的充实,更是对疲惫心灵的短暂赦免。

 

 

 

导演在我工位装摄像头了?

        这波抽象艺术,演活了打工人的“饿魂”

 

        最高效的沟通,往往始于一句“我懂你”。在前期的用户洞察中,我们发现当代打工人的“饿”不仅仅是生理状态,更是被工作捆绑、连吃饭都成奢侈后,亟待宣泄的情绪爆发点。所以,不同于“说教式讲产品”的思路,先拍出“有多饿”,用极致的情感冲突先抓住用户的注意力,再让“扛饿”需求自然浮现。

        创意跳出了传统广告的框架,呈现一场近乎荒诞的“工位惊魂”:

 

外卖员被漫天飞的订单小票缠绕到无法动弹

 

客服被缠绕成圈的电话线勒得喘不过气

 

白领被堆积如山的方案钉在显示屏上……

 

        这些夸张到极致的视觉符号,把“下班难脱岗”“加班饿到崩溃”这些日常却模糊的痛点,具象成了一场充满戏剧张力的“工位绑架案”。

        每一个有过“下班不得脱岗”经历的都市人都会在屏幕前会心一击:这拍的哪是广告,分明是我的职场监控录像!

 

 

 

        而该创意能让观众直呼“导演在我工位装监控”,关键在于两个关键“手法”:

        其一是让痛点可视化,“压力”“疲惫”“饥饿” 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,用“小票”“电话线”“方案”这些打工人每天接触的道具具象化,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共鸣感瞬间拉满。

        其二是熟悉的陌生化,没人真的会被方案埋住,但每个打工人都懂被工作压垮的感受,所有人都经历的日常,用荒诞手法放大后,便自然而然产生了极强的共鸣感和传播力。

 

把“饿”字焊进用户大脑 

谷粒多给打工人的怨气,谱了曲上了价值

 

        在碎片化传播中,极致的情感或极致的趣味才更容易被记住。显然,这支歌剧,哦不,这支视频做到了。此次谷粒多摒弃了常规的流行乐或轻快配乐,选择了一条近乎“行为艺术”的路径。

        全片最高能的记忆点,无疑是那段循环播放的歌剧式“饿饿饿”。庄严的美声唱腔与打工人的狼狈惨状形成巨大反差,荒诞感拉满的同时,魔性又解压。生生把一种生理需求唱成了具有仪式感的精神呐喊。通过听觉烙印,让“饿”和“谷粒多”产生了强关联。

 

 

 

        这段“歌剧”超越了传统的TVC配乐逻辑,本质上是为用户的负面情绪提供了一个高雅且有趣的出口。用户会自发剪辑片段、配文玩梗,甚至模仿唱腔拍短视频,原本的抱怨变成了可传播、可玩味的内容,品牌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无痕传播。

 

        最关键的“泰式神反转”,来自精心设计的情绪落点。当前半段的压抑情绪通过歌剧累积到顶峰时,画面色调骤然转为温暖的落日金,谷粒多“落日装”产品随之出现。产品的出现并未打断情绪的流动,而是作为整个故事的英雄式转折点和解决方案,这种植入方式,让产品成为承载情绪价值、终结痛苦的治愈符号。

 

 

 

从“虚拟发疯”到“现实出逃”

于适扛着鳄鱼,在落日里开了场“饿人”派对

 

        抽象视频之外,活动即刻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宣泄情绪的浪漫出口——「扛到日落逃离工位计划」。

        当短片激发了想逃离的情绪,品牌立刻给出了一个可以逃离的浪漫方案,和于适一起去深圳海边看日落。线上内容与线下事件形成了完美闭环。当情绪价值给到位,场景体验做到顶,破圈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。

 

 

        在明星赋能上,此次深度结合于适自由野性、充满生命力的形象,让他化身“集体出逃”的领头人。活动当天,于适扛着“鳄鱼”玩偶玩起“扛饿”谐音梗,躺在沙滩椅上等日落,还会用AirDrop给身边人分享刚拍的夕阳照......这些设计无一不是围绕“扛饿”和“治愈”展开,打造出可触摸、可体验、可分享的“gap一下”。

 

 

        此外,直升机造势、巨型气模、浪漫日落、明星打卡……每一个环节都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分享欲,让到场的人想晒,没到场的人想看,助力活动话题自然发酵。

 

 

从“饿”的共鸣到“买”的行动

        这场以情绪共鸣为起点的Campaign,最终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,真正实现了从声量到销量的全线贯通。

        上线仅一周,全网总曝光量即突破2.2亿+,社交媒体互动总量超过84万,充分印证了其内容强大的破圈传播力。在热搜战场上,活动更是强势“霸榜”:#于适直播#话题空降微博热搜总榜最高第16位、文娱榜第19位;#跟着于适看深圳绝美日落#话题更是登顶微博深圳同城榜第2位,阅读量高达2195万,讨论量1.2万。

 

 

        平台搜索指数呈爆炸式增长,印证了品牌心智的深度渗透:抖音平台“谷粒多”搜索指数声量飙升1369%,百度指数增长210%,小红书指数也实现了197%的显著增长。更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共创的热情,UGC内容生产超过6000篇,短片《好饿狂想曲》在视频号收获10万+互动,成为现象级爆款,真正让“扛饿”产品力实现了疯狂洗脑,引爆全民共鸣。

        而这一切声量最终都转化为了坚实的销售成果。产品层面,“盲盒扛饿装”的创新设计成功引爆粉丝的收集与分享欲;电商层面,新品首发便售出29000提,GMV高达116万元,用真金白银证明了这波“扛饿营销”的叫好叫座。

 

 

        此次谷粒多的成功,远不止于一支刷屏的广告片或一场热闹的线下活动,而是深刻地示范了,一个品牌如何才能真正地和用户玩在一起。不是浮于表面的玩梗,而是基于共情,成为他们情绪的代言人和生活的同盟者。

        它也最终巧妙地提醒每一位疲于奔命的“饿”人:扛饿,当然需要实打实的燕麦颗粒。能扛,是一种实力;但懂得在疲惫时喊一句“谷粒GAP一下”,更是一种难得的生活智慧。

 

来源:广告门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日期:2025年09月18日